http://images4.icxo.com/200511/20051139203t1.jpg狻猊栩栩如生[组图]" />
唐伯虎名画“狻猊避邪图”
http://images4.icxo.com/200511/20051139203t2.jpg狻猊栩栩如生[组图]" />
唐伯虎名画“狻猊避邪图”
“我手中这幅画中的动物是狻猊(suanni音),该画落款为明代大画家唐伯虎,画名为‘镇妖避邪图’。”昨日上午,抚顺市的赵亮(化名)这样介绍着自己的传家宝,然而令他困惑不解的是,这幅画出世不久便引来了诸多争论。大家一致公认此画的确是出自明代时期,但有人则认为这是仿品。反对者的说法仅是因为唐伯虎从来没有单独为动物做过画。然而据赵先生的说法,他先后两次从故宫博物院的古书记载上得到证实,唐伯虎曾经画过一幅“狻猊避邪图”。
落款“唐寅” 狻猊栩栩如生
在抚顺市赵先生家中,他出示了一张那幅狻猊画的翻拍照片,从画的颜色及墨迹上看,很有年代感。虽然是照片,然而借助放大镜,记者仔细端详着这头来自明朝的“狻猊”,只见遍体黑色的狻猊神态威武,两只前足交叠在一起,尾巴卷翘,动感极强,仿佛要跳出画面似的,更令人叫绝的是,狻猊身上的每一根毛发都可清晰辨认。狻猊的爪子、眉目等处遍染朱砂,更显得活灵活现。画的右上角处留有“丙子春月”字样,前两个字已经辨认不清,而另一侧落款则为草书体“六如唐寅”,而款下的两枚红色印章同样因为岁月久远,已经无法看清上面的字迹。据赵亮介绍,该画幅为2.5米×1.04米大小,画幅之大非常少见。
考古专家认定为唐伯虎真迹
1996年,赵亮又找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关先生,关当即认出,画中的动物是龙生九子中的狻猊,是一种避邪古兽。另外根据经验,这幅画是在庙里做成的,应该是镇妖避邪图。专家称,如果收藏这幅画的人家中不是身居五品武官以上,根本没有资格悬挂。
专家称,避邪图不同于其他山水画,一般都是草书落款,更显得有灵性。画立体感极强,古兽仿佛要扑下来一般,而点上的朱砂更是为了达到显灵的目的,而这幅画之大也符合唐伯虎后期喜欢画大画的特点,该画应属于孤画,他倾向于这幅画为唐伯虎的真迹。
赵亮称,他查询史料发现,唐寅46岁时,就已经“皈心佛乘,自号六如”,而画中恰好也有“六如”字样,因此他认为,这和专家认为的唐伯虎在寺庙里信佛时做的此画不谋而合。而他事后通过了解,故宫博物院的古书记载上的确有唐伯虎画过狻猊的记载,并称落款为草书。赵先生称,即使自己的是仿品,那么就意味着一定有真品可供仿制,这也说明,唐伯虎的确画过狻猊图。
(莎莎)
来源:北京娱乐信报
